公安文化是整个公安群体的共同的文化,每个民警都要融入到其中,这样才能使公安文化有生机,才能长远有效的发展。公安机关领导人应树立全局意识,寻求最佳的目标;做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这就需要从每位民警下工夫,使文化在每位民警的身上产生共性;植入每位民警的思想深处,最终超越“1+1=2”局限,使整体功效更加强大,公安文化建设才能更加繁荣。 公安微博运用于灾害事件中,为公安典型宣传开辟出了新的路径。“北京发布”在2012年7月22日发布向阳路派出所所长李方洪在救灾中触电牺牲的微博,转发51万余次评论8万余次,引发网友的关注和追思。 三、创建公安机关法治精神建设的网络新平台 在依法治国政策深入实施的今天,公安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的维护者和执行者,在日常的各项公安工作中都必须以依法治国的理念为指导,并将这一理念运用到公安微博中,不断通过微博将依法治国的精神传播到与之联系紧密、关系密切的人民群众中去。而在公安微博中,如何将依法治国的精神体现出来呢?笔者建议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依法治国的精神应该贯穿于整个公安微博的日常管理和运行中,依照国家法律的规定,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将人民群众的诉求通过公安微博这一平台系于法律准绳之上。国家建设法治政府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法律限制公权力,而公安微博的开设给群众监督公权力提供了一个正规、有效的渠道,使加强监督公权力的政策得到落实。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而不断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也是越来越密切,而公安微博作为一个群众监督公权力的平台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一趋势使管理公安微博的民警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必须提高法律意识,不断学习、更新法律知识,从而更好的在公安微博中体现法治精神。 第二,公安微博作为一个信息发布交流的平台,在博文中发布什么信息,以什么形式发布、如何回应网友在微博中的留言、评论、私信等信息是对公安微博管理员语言表达能力的考验。公安微博不同于一般的微博,代表着国家行政机关,代表着国家的言论,在公安微博发布的信息中将公安机关的工作职责加以宣传,在微博中开设不同的栏目,使公众通过公安微博更好的体验国家的法治进程。如开设“微讲堂”,宣传国家法律、依法治国理念、法治精神、法治原则等等内容;对关系群众各项法律进行讲解,使群众对国家发布的新法律能更好的知悉、遵守。同时,在公安微博的语言交流中还要注意与网民的平等交流,对网民们提出的咨询、问题、质疑,甚至是一些恶意的语言攻击,管理员都必须以理智、平等、客观的语气向公众解释,做到耐心的引导,遵守相关的法规政策,不因为群众的拍砖、谩骂而失去理智,不传谣、不造谣,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平息网络中的不和谐因素,充分保护和尊重网民的言论自由权,遇到问题认真落实调查,及时回应,这才能好是法治精神中人人平等理念的集中体现。 第三,在公安微博建设中贯穿法治精神,是我国依法治国方针是重要体现,这不仅是公安微博在运营当中响应国家政策的表现,更是公安微博自身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要求。公安微博作为政务微博中的一个部分,不仅要充分体现法治精神,更要以法治精神去影响其他的政务微博,是整个政务微博都在国家法治精神的指导下管理运行微博,从而更好的管理国家事务,引导网络社会和谐建设,真正通过微博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参考文献】 [1]孟建柱.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不断提升工作水平[N].人民日报,2011-07-25. [2]郭文丽.公安文化建设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 |